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海安顾顺明 > 第三百三十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第2页)

第三百三十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第2页)

在和李孟参加过一次盐政和灵山商行的汇报之后,回到李孟地居处。孙传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他的住处被转移到紧邻李孟内宅的所在,方便每日一同行动,商议事情也是方便。

“据老夫所知,大帅的屯田田庄在东昌府南和兖州全境也就是零散几处,占大头地还是其他几家,这件事情老夫没说错吧?”

李孟点点头,孙传庭虽然是归附。不过这称呼上却还没有什么变化,但这就让李孟颇为的高兴了,一些礼仪上的细节也就忽略不管。孙传庭所说的这些他根本没有去深想过,百姓买盐,胶州营所赚地不过是一点点,许许多多的一点点汇集起来,自然成为巨大的收入和利润,薄利多销。这就是胶州营所做的。

但看孙传庭的态度。明显是对这个提出了异议,这应该是孙传庭第一次对胶州营的某项政策提出自己的意见。李孟非常的感兴趣,孙传庭看到李孟专心致志地听,也是说的愈发认真。

“东昌府、兖州府的土地都在不到十家的豪门手中,孔府和鲁王的王庄更是占了大头,这两家,一家是圣人传承,朝廷封了几百年的衍圣公,一边是天子的血裔,也是传承了十几代的藩王,这两家人会和大人走到一起去吗?”

听到孙传庭地问话,李孟缓缓地摇摇头,目前来说,文如商行的主事人孔三德,在外人看来是很会做生意地,或明或暗的赚了胶州营许多的金银,山东兵马或许是认栽,从来也不计较。

但李孟却知道,孔三德对胶州营一直是颇为的亲善,帮了许多不应该帮的忙,比如说是当日偷袭曹州的刘泽清,在宁阳和泗水的田庄偷着安顿胶州营的兵马,这可是大人情。而且当日间那私下里的求见,双方谈的那一席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外人知道。如果孔府真有什么事情,孔三德应该是站在自己一方。

不过李孟这边最近也得到些消息,说是孔三德这日进斗金的职位,被衍圣公府内的许多人觊觎,觉得这买卖如此容易就能做成,若是换我来,岂不是一样赚钱,孔三德虽然有能力,但毕竟是个外系的族人。

孔家的长房有几个袭爵无往的同辈人,每天就是撺掇着家中的长辈,要来夺这文如商行的主事人的位置,孔三德上下打点的好,可架不住别人贪心,若是孔三德失势,很多不方便胶州营出头的事根本找不到好的代替者,很是麻烦。

如果孔三德被搞下来,那自己这一方或许和孔府真的没有走到一起的机会了,或许应该找点办法支持下他,那边孙传庭不知道李孟在倾听的时候,动了这么多的心思,看着李孟的面色凝重,就在那里继续说道:

“这两家注定不和大人一心,可偏偏是占据着鲁地最肥沃的土地,还有大量的人口,大人,军民相隔。地方上的赋税和大帅没有什么干系,胶州营的盐务,实际上变相地和山东官民收取赋税,只不过这赋税的名目却变成买盐的钱了。”

李孟听到这里,也是猛然的反应过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自己的盐业遍布山东,山东每个人吃的盐。都是盐场里面出产的盐,胶州营贩盐的利润扣除成本,多出来地那一块,有部分是正常的利润,另一部分可就是类似于收上来的赋税了,从前还真是没有想明白这个关节,孙传庭这一分析,却到了点子上。

“山东精兵强将。军费花销是一笔极大的数目,朝廷不下拨军饷,大人自己创出私盐这条财路自己自足,实在是雄才大略。”

说到这里,却是直接捧了李孟一下。孙传庭虽然是英杰,但大明官场呆的久了,说话还是懂得圆转如意,果然。接下来的话,就开始转了风向。

“大人,这盐务既然是赋税之政,那这作用可不光是银钱这么简单,赋税本是大政,本朝讲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士子文人,自然是不必缴纳税赋。负担徭役的,农工商三民,则都是被课以重税。大人的事业虽然还没有到那一步,但也以通过这赋税之事分出亲疏远近,让这鲁地之民,知道跟随大人和不跟随大人,到底有什么分别,升斗小民。你与他讲大义道德。是没有用地,只有在利害上下功夫。才能让他们明白……”

分析这盐务之本质,并且做出改进,孙传庭侃侃而谈之后,还拿出了写好的条陈交给李孟。

刚刚投靠的时候,李孟本还没有指望对方这么快就发挥作用,毕竟在后面看各项文报,和亲身来处理接触这些事务,还是有差别的,谁想到孙传庭竟然这么快就上手,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实在是让人惊喜。

这个条陈迅速地实行了下去,兖州府和东昌府那些自成体系的大豪大族,虽然有自己的田产基业,可也是要吃盐的。

将近几年地时间,盐价一直持平,货源充足,大家都把这买盐吃盐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没人想着去储存些以备不时之需,等到胶州营这个命令一发出来,众人才发现,想要买盐根本没有别家可买。

武装盐丁和兖州军巡查的极为严密,想去那边的淮北去买都不可能,何况山东的大部分土地都在不到三十个人的手中,这些人家大业大,以胶州营这种防范的严密,那些漏网之鱼所带的盐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无盐不行,事已如此,也只能是捏着鼻子买这加价地盐货了,同时,武装盐丁们实行了最严厉的处罚方式。

在李孟牢牢控制的区域,盐价平稳,自然会有那贪图小利的人想要去跨境贩卖,对这样的人,有严刑峻法等待着他,大明律对于贩运私盐的惩罚,武装盐丁可是有资格来执行的。

掐住了这些可能的漏洞,盐价消息渐渐地传开,东昌府和兖州府地人知道不跟随山东总兵李孟的脚步会付出什么样地代价,那些吃着平价盐的,也是知道感恩,明白这平价的盐货并不是理所当然就能吃到,而是要有忠心的代价。

这盐价的调整,说起来冠冕堂皇,好像是官方的举动,如果自己追究的话,就会发现,这还是私盐贩卖的性质。

但山东上下没人对这个提出什么疑问,其中济宁州盐运司衙门最为的高兴,因为每年让他们去贩卖的那些盐,就是在兖州府境内贩卖的,盐价提高,他们就有不少的银钱可以拿,的确是让人高兴。

不过外人看来,实在是可笑可悲。

部分州府盐价的调整,加上从九月下旬就开始的清查,等于是给山东境内的民众一个态度,跟着李大帅的,总会有你种种的好处,不跟着李大帅的,眼前的这么多事情,就是鲜活的榜样。

就连你生活中的最小的那些事情也会遇到麻烦,比如说你吃的盐,就要比其他家贵上几分……

区域盐价的调整之后,让胶州营的收入又是稍微增加了些,但所收获的,不光是这增加地收入。

在崇祯十四年的十一月下旬,东昌府城聊城的大地主刘家的家主带着三个儿子上门。说是大军为山东守土,刘家也应该做些应该做的。

那刘家的家主慷慨激昂的说道,自己这三个儿子也在家中跟着教习学了棍棒武艺,要是大帅不嫌弃,就让他们在军中效力。而且看着大帅这边军队众多,开销这么大,愿意负担几个营的开销。

三个儿子来军中效力,等于给胶州营人质。负担几个营地开销军饷,那等于是变相的缴纳赋税。

刘家的家主十分知道自己的本份,在提出那资助营头的要求之后,一再的声明,最好是在登州府或者是莱州府的军营,钱财都是交给大帅的老营,怎么安排调配都由大帅你安排,刘家只是尽一份心力。

当然。这也为了不让李孟他误会,这笔捐献到底有什么别地意图。

除此之外,刘家家主还答应,他所属的佃户和附庸,也是大明的子民。若是征调兵丁民夫,也请一视同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