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一世富贵曾几何 > 第82章 立足于打(第1页)

第82章 立足于打(第1页)

刘六符暂住大名府,以晏殊和富弼为主,不时有官员请他饮宴游玩,自得其乐。这种文人活动在契丹很少,刘六符以前就羡慕不已,现在有了机会,颇有些乐不思蜀的意思。

随着天气凉爽下来,边境地区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

八月初,宋朝升定州北平县为北平军,扼太行飞狐陉出口。在北平军加固城寨,增加驻军,储存粮草,为河东路的忻州驻军东来河北准备。同时一定程度上边境军队向保州集中,捏出一个进攻集团,对准易州。这两地是翻越太行山的重要出口,河北战起,河东路军队可以循太行、常山的古道支援河北战局。

同月,以龙图阁待制韩综为河东、河北路桥道使,大规模整修太行山中道路。

面对宋军针对太行山道路的军事布署,契丹不得不向灵丘、飞狐和易州一带增兵。有丰胜路在背后威胁西京大同府,契丹山后云朔等州的军队被牵制住,已经失去了战时增援山前幽州的能力。宋朝位于并、代一线的军队,具有战略机动性,随时可以东来。

此时宋朝的战略布局已经大致清晰。河东路的高大全整合各军之后,驻于代州和忻州一带,以后面的并州为后勤基地。如果契丹进攻,则出北平军,断契丹大军的后路,把契丹军队堵在滹沱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滹沱河南面,是以大名府为根基,沿永济渠和漳河布防的禁军主力,近三十万人,契丹无论如何也打不穿。若是真出现这种局面,就真地成了赵祯亲征,率宋军主力正面抵挡,高大全和桑怿从两面夹击的局面。如果契丹主力数十万人被堵在这样一个狭小地域,面对宋军三支主力,结局已经注定。

桑怿带整编过的十几万人,以河间府为基地,在王德用大军的后面。沿莫州、高阳关一带布防,堵死契丹从雄州、霸州方向南犯的道路。契丹从定州南下,则北出雄州,与东来的高大全军合攻易州。易州一下,对被堵住的契丹军队形成合围之势。

如果契丹不主动进攻,战争不得不打的时候,则由桑怿汇合王德用部,与河东路的高大全一起前出,进攻灵丘、飞狐、易州、范阳一线,把战线向北推进到涞水。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宋军就逼近了幽州城下。而契丹山前山后的联系,只剩下了居庸关一路,很容易被从中间切断。两个孤立的地域,宋军可以比较容易攻下。

赵祯开始北巡的时候,宋军的布署比较混乱,还是沿续以前防契丹南下,在几个在关键地域布大阵。随着双方和谈不顺利,与各军到大名府参见皇帝,整训调动一起,禁军在河北路的布署开始出现调动。一个多月的时间,慢慢形成了这种局势。

到这个时候,谁都可以看出来宋军的战略意图,是立足于打的。不过从态势上不是一鼓作气收复幽州,而是先剥掉幽州外围,使山前地区从战略上孤立起来。

刘六符接到契丹境内来的公文,看了宋军的布置,只觉得胸口堵得慌。从宋军灭了党项之后,南北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契丹便就处处被动。一开始宋军布置没有明显的意图,可以认为是立足于谈。刘六符到了,坚持岁币,便就转变为立足于于打了。

看了看天边的太阳,刘六符叹了口气,招呼随从,向城南而去。

刘六符此次使宋,受到的招待比上次好了许多,跟去年在青冢的待遇更加是有天壤之别。徐平以下,宋朝官员隔三差五就邀他饮宴,经常有人上门拜访。就连宰相徐平,也曾经设宴招待过刘六符,在以前这都是不敢想的事。

刘六符心知肚明,现在宋朝占了上风,才会如此大度。如果还是时时受到契丹骑兵南下的威胁,是断然不会如此的。风度礼仪,有了实力才有底气,不然可让人看不起。

今天是明镐请客,邀他到城南的狄仁杰祠堂作客。一是凭吊先贤,再一个乘天气晴好的日子,饮宴游玩,谈论文学。去的地方让刘六符心里堵得慌。作为大唐名臣,狄仁杰在契丹也很受尊敬,宋朝更是在前几年,访求狄仁杰之后封官守祀。但问题就是,狄仁杰在大名,即唐时的魏州,最大的功绩就是打退了契丹的进攻。作为签署枢密院事的明镐,请自己到那里去,是不是有什么暗示?一路上刘六符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心神不宁。

晏殊为留守,修茸皇宫的时候,顺便重修了狄仁杰祠堂,此时焕然一新。刘六符到了门外,早有兵士等在那里,牵了他的马去拴好,引入门里。

徐平、杜衍、明镐和丁度几位宰执,及随赵祯北巡的几位文官,早已到了,正围着狄仁杰祠堂碑铭观看。见到刘六符来,双方叙礼,就在亭子外面摆下酒案,各自坐了。

寒喧毕,明镐对刘六符道:“狄梁公唐时名臣,武后当政,独临于朝,终保李唐社稷不失。此真贤者,不知北境也祀此等忠良否?”

刘六符拱手:“贤良之士,天下皆仰慕之,何分南北。本国一如南朝,对前朝贤臣之后厚加抚恤,以劝世人。”

随着契丹的政治慢慢成熟,颇以中华自居,并不认为自己是蛮夷。宋朝把契丹跟蛮夷并列,是会引起外交纠纷的。学着中原王朝的习惯,契丹同样对治下的前朝贤臣之后,封官赐爵,以守其祀。不过燕地的资源少,他们求也求不到几个就是了。这个时候,契丹人就只能叹息一声,到底文脉在南,位于苦寒之地的契丹在文治上还是差得远。

议论了一会狄仁杰的事迹,丁度道:“数年之前,丰胜路范经略过狄梁公祠,曾新作狄梁公碑文。此文甚佳,我等正商议,隔日铭其文于此碑之侧。”

刘六符拱手:“范经略是一时大儒,文学一时之选,必然是极好的。”

见在座的几人都神色怪异,徐平笑道:“大丈夫于世间,无事不可对人言,不必学妇人女子行事暗搓搓。范经略碑文中记狄梁公守魏,有寇来吾自当之一语,于今日事合,故欲刻碑而记。今日天子北巡,与北朝誓约未立,看看烽烟又起,大家心有所感而已。”

见刘六符神色尴尬,徐平又道:“学士为国南来,以求通好,此为天下苍生谋,成与不成,功德自在人心。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无非如此。身当其位,必受其累,竭尽心力于国事,此有何不可对人言。狄仁杰所御之寇,实为贵国,可以明言相告。只是今日请学士来,非关国事,只是忆先贤,饮美酒,不必为国事累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