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鹜一左一右扶住他,他勉强站住了,已是泪落如雨。
而她……
他张了张唇,心口猛地抽疼,脸色煞白。他伸出自己的手,看了一眼,低声呢喃:“她是被我亲手毒死的。”
就是这双手,在宣角楼上,他端了鸩酒给她。
就是这双眼,眼睁睁的看着她喝了下去,未曾湿润半分。
那时候,在宣角楼上,春风凛冽,她笑着对他说:“王爷,你是来送我的吗?”
她说的话,闭上眼睛,每一个字都还回荡在朱信之的心头耳边,每个表情都还清晰入目,仿佛一直以来都不曾消散。她说:
“怕得要死。但左右都要死,还是让自己舒服些为好。”她垂眸,似留恋不舍般的一声轻叹:“毕竟,地狱里没有王爷,我啊……没有人陪,会很寂寞的。”
她说:“王爷,你不信我。”
她说:“王爷问我对不对得住我爹,我觉得有些对不住,却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我没能保住他的遗腹子。仅此而已。”
她说:“世事沧桑,我的时候到了,裴家的时候也到了。只是……我死于你手,王爷,黄泉路,奈何桥,裴谢堂当为你停留。”
她说:“你可千万别让我久等啊!”
而他当时,只回了她一句:“走好。”
一时间,万千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划过。
一会儿是她欢快的笑着对自己说话,一会儿是她穿着铠甲站在千军万马跟前,一会儿是她用凄然的目光瞧着自己,欲言又止……
朱信之扶住心口,忽觉口里腥甜,耳边孤鹜已惊呼了一声:“王爷,你吐血了!”
燕起和燕走也赶忙站了起来,燕起满眼都是担心,燕走却拧着神色,定定的看着他。朱信之摸了摸嘴角的血,心血起伏,他头晕目眩的坐下,用内力压住了不断涌上来的腥甜,才摆摆手:“我没事,你快说,一个字都不要落下,我要知道真相!”
燕走定心说:“方才我爹所说,就是全部的真相。泰安郡主没背君叛国,你们拿到的那些证据都是北魏伪造的。事实上,直到她被召唤回京前的一天晚上,她都还在斡尔瀚城同北魏人打仗。”
“我知道了。”朱信之呢喃:“这是计谋。”
“是。”燕走垂眸:“是我给拓跋锦献的策,也是我,带着人来东陆寻到的泰安郡主的手书,伪造的证据。我罪该万死。”
“你是如何拿到的手书?”朱信之问。
燕起道:“买的。”
“何人所卖。”
“不认得。一个老管家模样的人卖的。想来是有渠道。”
“再见这个人,能认出来吗?”
“能。”
“好。我就暂且信你。”朱信之深吸一口气:“除了你的口供,你还有什么别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件事的清白吗?”
“有。”燕走从怀中捧出来一些东西,全部放在朱信之跟前对着桌子上:“这是当时拓跋锦给我下的手函,其中有命令。这是我给拓跋锦的上书,写了当初的一些细节,均可对比得上。”
朱信之又追问了一些燕走为何会投降的事情,燕走都一一说了。燕起在一旁听着,听到伤心处,不由连连垂泪,让人不忍细问。
朱信之在这些事情上格外谨慎,一来二去的问了很久,在确定了无数的细节后,他已确定燕家人说的话是百分百可信的。屋外,太阳已经落山,黑夜即将来临,就好像东陆,在风雨飘摇中从光明走向了黑暗,而世人浑然不知,能为他们遮风挡雨的那个人,早已零落沉了地下的尘埃。
“好,如果你同我面君,你肯吗?”朱信之最后问。
燕走点头:“只要你答应庇护我的父母妻儿,我但无不肯。我这一条命,本就该丢在北魏,如今不过是捡来的,如果能换得他们平安,我也该万死赎罪,我手里还有一份北魏的军事布阵图,我已临摹出来,随时可以交给东陆。”
“那就走吧。”朱信之平静的起身。
他安抚了燕起几句后,便率先出了院门,背影什么都看不出来,可熟悉他的人孤鹜和长天都知道,他的脚步虚浮,显然情绪格外不稳。两人心中担忧,急忙跟上他的步子。
来时三人,去时四人。
马车隐秘的接走了燕走后,长天先回淮安王府,带了人来将燕家人安置在淮安王府。朱信之则带着燕走入宫,请见宣庆帝。
那一天,是宣庆二十三年六月初二,距离泰安郡主被赐死,整整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