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苏轼在登州玩的也很嗨。
赵煦也就让他在登州嗨皮了。
赵煦本来是想培养苏辙。
奈何苏辙太天真,被人当枪使了。
最后虽然被张方平、苏颂保了下来,却也是彻底得罪了太皇太后,只能出知陈州,避避风头。
两宫撤帘前,他是别想回京了。
而当代文臣士大夫,二苏之下,多少有些青黄不接。
合适的人,不是太老了,就是太年轻了。
可学士院确实需要进一两个人,来分担范纯仁的工作。
不然,赵煦怀疑范纯仁要过劳死。
赵煦也是无奈的摇头:“为今之计,也只能是从中书省、门下省选人了。”
“或可效仁祖除宋绶权直学士院的故事,从中书省、门下省中择人权充学士院……以观后效!”
赵煦说的是乾兴元年的事情――当时的三位翰林学士李维、晏殊、李资都在永定陵充陵园使。
翰林学士院无人可用,章献明肃就命宋绶进入学士院当了临时工――权直学士院、知制诰。
宋绶只干了两个月,就因为太年轻,得罪了章献明肃,而被罢出知南京应天府。
但宋绶根本不亏!
进一次学士院,哪怕是临时工。
也等于有了翰林学士的资序,算是四入头。
而四入头,等于宰执候补。
所以,等到明道年间,宋绶就顺利拜为参知政事。
冯景虽然不知道这些朝堂的旧事,但他很会察言观色。
听到这里,他心中就已经明白了赵煦的意思。
于是闭上嘴巴,不再说话。
当天晚上,汴京城就出现了小道消息。
天子有意,效仿仁庙乾兴元年故事,从中书省、门下省,选一二大臣,暂充学士院,以观后效。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还有门下省的给事中们,人心浮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开始伸长了脖子,看向皇城大内,就盼着能有机会,到赵煦面前表现一二。
好叫赵煦能在未来选人进学士院的时候,能点他们的名。
于是……
当赵煦找人写敕书的时候,中书舍人们一个比一个激动。
而门下省的给事中们,则纷纷无脑通过。
根本就不在乎,这些除授是否合理、又是否符合传统、条贯?
而赵煦则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了一系列在过去,可能会遭到儒家士大夫们集体反对的人事任命。
四月乙酉,京东路曹州济阴县县尉李诫,特旨越次,以选人试衔作监主薄。
将作监主薄是京官!
而且,是实权京官,且是油水异常肥厚的京官――将作监,是秦汉少府演变过来的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