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今天怎么这么闲呢?没去钓鱼啊?”
张大壮问道。
闫埠贵唉声叹气道:“这日子愈发有些艰难了哪还有心思钓鱼啊!”
张大壮道:“三大爷,这话可错了,越是这样,这鱼越得钓。
既能补贴家用,还能改善下生活,何乐不为呢?”
闫埠贵想了想说道:“这话这么说也对。
大壮啊,正好碰上你了,昨天贾张氏来找我哭诉说粮食不够吃,
让大家给想想办法,她可以出钱。”
张大壮笑道:“三大爷,现在谁家粮食够吃?那可是有定量的。
你这顿吃完了,下顿可是没有了,能怪谁?”
“不过您让贾婶子不要着急,这样的日子长不了,坚持个三年五年的就过去了。”
闫埠贵道:“还三年五年?我看三月俩月她都坚持不了。
关键是她现在户口在农村,购粮本都没有,怎么让她活?
要是贾东旭在这儿还行,起码贾东旭在轧钢厂上班,户口在当地,有定量。”
张大壮道:“那怪得了谁?谁让她把贾东旭撵出去了。”
“那咱们也得想个办法啊?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饿死吧?”
闫埠贵说道。
张大壮道:“这好办,她不是有钱吗?花钱买就行了。
谁家有富裕的粮食,找她换钱就行了。”
“可是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吧?”
“那您说怎么办?先这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其它事儿以后再说。”
张大壮说完就进了院子。
一大妈抱着贾东旭家的小孩子正和秦淮茹两个人聊天。
嘿,这事儿闹的,本来该抱孩子的是贾张氏。
但是她没那个福分,一大妈抱着孩子笑得和什么似的。
看着怀里的小家伙咿咿呀呀地学走路,一大妈的心都要化了。
虽然说这不是自己的,但是从小一大妈这边就给带着。
和自己的有啥区别。
哪怕贾东旭以后不给自己养老,自己能有这段经历,一大妈也觉得挺知足了。
“一大妈,秦姐,歇着呐!”张大壮打了个招呼。
“大壮回来啦?”一大妈也笑着回应道。
“大壮,我家柱子没和你一起回来?”秦淮茹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