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三个难 > 第二章 不拘一格彰显糊涂智慧(第1页)

第二章 不拘一格彰显糊涂智慧(第1页)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这是苏轼的观点。他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力辞干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那些不情愿去做的事,可以以智回避之,本来有大勇,却装出怯懦的样子,本来很聪敏,硬装出很愚拙的样子,如此可以保全自己的人格,同时也不做随波逐流之事。真正的大智大勇者未必要大肆张扬,徒有其表,而要看其实力。李贽也有类似的观点:“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百川合流,而成其大,土石并砌,以实其坚,这才是大智若愚。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论语·为政》中讲孔子的弟子颜回会“守愚”,深得其师的喜爱。他表面上唯唯喏喏,迷迷糊糊,其实他在用心劲,所以课后他总能把先生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地讲出来。可见若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大智若愚,真是一种人生智慧!一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形形色色的圈子里,怎样才能明辨是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里不妨教你一招糊涂大法。即宁可装着糊涂不行动,而不可凭聪明轻举妄动。的确,无论做领导、经商,还是为人处世,有时候装疯卖傻、以癫惑人倒能办成大事。有时候,在生活或工作中,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明明白白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出于某种特别的考虑,说得含含糊糊一点儿效果反而更好。

◇化险为夷装糊涂

糊涂不是无智,相反它是人类隐藏着的智慧。湖涂不是无能,相反它是人类一种未曾被启动的潜能。做人要学会糊涂,郑板桥曾道,难得糊涂。但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其实是个明白人。看破官场腐败、肮脏的他,辞官回乡,写诗作画为生,潇洒人生,以怪驰名。能看破,但就是不说出来或做出来,这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智慧。

一天深夜,一个犹太人带了一笔钱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在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小巷子时,从墙角处突然闪出一个蒙面大汉,用手枪顶住犹太人的前额,穷凶极恶地说:“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出来。”

犹太人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装做浑身发抖的样子,战战兢兢地说:“我是有点钱,可全是上司的,帮个小忙吧,在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交待。”

蒙面大汉没有说话,但把他的帽子接了过去,“砰砰”地打了两枪。

犹太人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两枪,“这样就更逼真,主人不会不相信了。”

蒙面大汉不耐烦地拉起裤脚打了几枪。

犹太人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几个洞吧。”

蒙面大汉骂道:“你这个胆小鬼,他妈的……”

蒙面大汉扣着扳机,但不见枪响。犹太人一看,知道子弹没了,便飞也似的跑了。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危险,只要你保持镇定,控制好情绪,糊涂面对,就有可能化险为夷。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张作霖装糊涂的故事。

张作霖是民国时期的大军阀,但他强烈主张抵御日本侵略,这一点深得人心。

有一次张作霖出席名流集会。席间,有几位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作霖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中,“盛情”难却,就满口答应,吩咐笔墨侍候。他潇洒地踱到桌案前,在满幅宣纸上,大笔一挥写就了一个“虎”字,然后得意地写上落款“张作霖手黑”,钤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那几个日本浪人面对题字,一时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

机敏的随侍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作霖身边低语道:“大帅,您写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么把“墨”字写成“黑”了。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丢面子?

张作霖眉梢一动,故意装糊涂地呵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面有个‘土’?因为这是日本人索要的东西,就是不能带‘土’。这就叫做‘寸土不让’嘛!”语音刚落,满堂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领悟到张作霖不好惹,他们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糊涂是一种大智,是一种能给自己一个假面,又不怕丢失自己的艺术。张作霖在自己写错字的情况下,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将错就错,巧妙地暗示大家他把“墨”写成“黑”,不是因为自己不会写,而是因为对于日本的侵略寸土不让。这样一来,本来已经出错的张作霖揣着明白装糊涂,不但避免了尴尬,反而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

◇装疯卖傻才是真聪明

“装疯卖傻”的本义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是聪明人所为;是那种明了一切却不点破的拈花微笑般的智慧。在生活中不少人就用“装疯卖傻”的方法把生活中的事模糊处理得十分圆满。

据史书记载,清朝年间广东省有个梅知县深得糊涂学的精髓,判案经常以装疯卖傻的糊涂手法,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这里就有一件他装疯卖傻的断案故事。

有一年,一位商贩从海外回来,带了五百两银子,天黑赶路怕碰上强盗打劫,便把银子全部埋在本村十里坡的大榕树下,趁着月色赶回家中。叫门多时,妻子才出来开门。招呼睡下后,妻子问道:“夫君奔波海外多年,赚了多少银子?”丈夫回说:“这回出门数年,赚得纹银五百两,黑夜途中恐遭劫,只好埋在十里坡的大榕树脚下,明日天亮便可取回来。”

第二天早起,商贩赶去起银。开院门时,院门却是虚掩着,以为是自己昨夜忘记插门,便没有多疑,径直去大榕树下取银子。可是到了榕树下一看,埋银子的地方已扒开一个坑,银子早不翼而飞了。他瘫软在树脚下痛哭一场,本想回家告诉妻子丢了银子,又怕妻子说自己昨晚说谎,尽骗人,于是跑到县城报案。

梅知县听完这个埋银丢银的经过后,问道:“你外出多少年?”回说:“出门四年。”梅知县又问:“家中有些什么人?”回说:“只有妻儿二人,儿子今年四岁多,是我出门前生下的。”又问:“家中有奴仆吗?”回说:“没有,一切家务由妻子操持。”又问:“昨晚回家碰见了谁,说起银子的事吗?”回说:“没有,我半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只是对妻子说过把银子埋在十里坡大榕树脚下,可我去取银子时,妻子尚未起床,孩子也在睡懒觉。”梅知县又问道:“你回家时,妻子高兴吗?”回说:“态度倒也平常。”梅知县又问道:“你仔细想想,家中有什么异常现象没有?”回说:“没有。”梅知县最后说道:“果真如此,你的案子我也难以搞清楚了。”那个商贩沉思了一阵,说道:“今早我出院门时,院门却是虚掩着,我记得昨晚好像插上的,这是否算是异常情况?”梅知县听其一说,佯怒拍案大喊:“千怪万怪,都怪那棵树!你把银子寄放在那里,它却没有替你保管好,而被人偷了去!此树罪该万死。”于是命令衙役前去拔掉那棵树,并且嘱咐,拔不动就用大锯去锯,锯倒运回来,我要亲自审问那棵树!回过头来问商贩:“你来告状,你的妻子知道吗?”回说:“不知道。”知县告诉他:“你回家不要告诉她,否则我要罚你!明天早上你带孩子准时来县衙。”商贩回到家,说起丢银的事,妻子骂他骗人,他也由她骂罢了。

衙役们好容易把树砍倒,费力的往县衙大院搬运,途中路人见到官差累得满身大汗,都问运树干什么。衙役们埋怨道:“梅知县要开堂审树。”这话传出,县里的老小皆知,都哈哈大笑,均说梅知县又犯“癫病”了,知县审树,真是一件奇闻怪事,大家都好奇起来,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县衙大院看热闹。

知县审树开始了,只见大树倒放在院子中间,众人挤满了院。知县早把商贩安排在审台跟前,抱着孩子佯作站着看热闹。然后命令众人,一个跟一个地从审台前经过,人们莫名其妙,只好乖乖地一个接一个走过。突然商贩的孩子向迎面走来的一个男人喊道:“叔叔抱我,叔叔抱我!”那男人装聋作哑便想溜过。梅知县叫住那个想溜的男人,问道:“你认识这小孩吗?”那男人摇头说:“不认识。”梅知县命令那男人去抱那孩子,孩子却欢喜地伸手求抱,状甚亲密。知县让商贩问其孩子:“这个叔叔你在哪里见过?”小孩子回说:“这是我家叔叔。”又问:“叔叔喜欢你吗?”回说:“喜欢。”又问:“叔叔喜欢妈妈吗?”回说:“喜欢!”梅知县听完孩子的答话,指着那男人喝道:“就是你,盗窃了大树下的银子,赶快从实招来。”那男人矢口抵赖。梅知县道:“大胆刁民!前天晚上你在商贩家偷听到他们夫妇说话后开门出院,便去大树底下取走了银子,赶快从实招来,否则两罪并罚,严惩不贷!”那男人见事败露,又怕激怒梅知县,追究奸情就更麻烦了,只好老老实实招供并如数交出全部银子,知县为了照顾商贩夫妻关系而没再过问奸情之事。

结案之后,众人有些不解,梅知县说,我从商贩讲述的经过中,觉察到有人偷听到他们夫妻的谈话,从商贩说早上出去时门是虚掩着的,判断此家半夜有人出门,而这个人又是商贩回家之前就呆在院子里的,大有奸夫之嫌,究竟是谁,只有叫小孩来认。撒谎审树,不过是以癫惑人。为了制造一种奇闻。因为越是奇闻就会招来好奇的人前来看热闹,犯了法的人更关心审案的事,必然要来看个究竟,这就给小孩提供认其母“相好之人”的场合和对象。一席话说得大家恍然大悟。

梅县令遇事装疯卖傻,不动声色,实际就是装糊涂。而且装得彻底,既破了盗银案,又保全了受害人一家的幸福。不过,在生活中装傻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活。你表面上要装得恰到好处,内心里还要清楚你装傻的目的。所以,一个人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一样艰难的工作。

◇巧与上司装糊涂

职场中,如果你的能力确实超过上司,有必要装装糊涂。上司多半是有疑心病的——在他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难免有一些人会背叛他,或是得了他的好处却不知报答,久而久之,他们对别人都不太敢推心置腹了。这种人觉得属下就应该永远比自己差一截,这样他们才会有成就感。因此,他们只会提拔能力比自己低的属下。一旦发现属下的能力可能高于自己时,立刻会显得坐立不安,还会对属下施加压力。因此,当你的才能高于上司时,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以免引发上司的猜忌之心。

张强应聘到公司任职时,部门经理对他有戒心,因为张强各方面明显比他强,部门经理是自学成才的“土八路”,张强是海外归来的“洋博士”。张强一上班,部门经理就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弟,我随时准备交班”,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悲凉。可张强知道自己的身份,部门经理是上司,他是经理的助理,他们之间是上下级的关系,而且张强也没有想“抢班夺权”的歹念。

于是张强在大智若愚上做点文章,以消除上司对他的戒心,因为如果张强稍有张扬,他的才气就会喷涌勃发的,立刻会反衬出上司捉襟见肘的尴尬。在业务会上,张强对自己的真知灼见、远见卓识有意打下埋伏,留下思维的空间给经理作总结。平常张强尽量表现“俗”一点,收起他的锋芒,经常向经理请示汇报,不擅自作主,特别是一些决策性的工作,张强都等经理表态。有一次,经理出差不在家,有一笔生意其实张强看得很准,肯定能赚大钱的,他还是向远在千里之外的经理请示,说自己吃不准,请经理定夺,把“功劳”让给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经理对张强消除了戒心,他把好多重大的决策权都主动下放给张强,使张强能纵横驰骋地发挥自己的才华,没有后顾之忧。

一般说来,大多数的人对于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超过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喜欢在智力上被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最,冒犯了它无异于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比其他人高明,处处为上。因此,有时作为下属的你取得了上司得不到的某种利益及好处时,会使上司受到冷落,面子挂不住。这时就需要你有舍得分享功劳的勇气,给上司某种心理补偿,让他得到平衡,如听得最多的莫过于“在××的指导下,我取得了成功”云云,来点谦虚和韬晦。也许,你会觉得尽藏锋芒很痛苦,但我们应清楚,上司提拔你可能要费点力,可消灭你却是举手之劳。因此要懂得先保护自己,收敛锐气,待时机成熟再锋芒毕露,一鸣惊人,减少中途夭折的危险。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至于产生致命后果。

◇不痴不聋,不做阿翁

古人云: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意思是说,作为家中的父母或公婆,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的若干私事,应当少问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常装装糊涂,家中自会少生许多矛盾,当长辈的也就减少许多烦恼。换位思考一下,做儿媳的,也应该糊涂一点,不能什么事情都较真,才能婆媳关系融洽。

唐代宗时,郭子仪在扫平安史之乱中战功显赫,成为复兴唐室的元勋。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并且将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这小俩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后台,互相不服软,因此免不了口角。

有一天,小俩口因为一点小事拌起嘴来,郭暧看见妻子摆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这个丈夫放在眼里,愤懑不平地说: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就仗着你老子是皇上!实话告诉你吧,你爸爸的江山是我父亲打败了安禄山才保全的,我父亲因为瞧不起皇帝的宝座,所以才没当这个皇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