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尽管我的两位师兄曾想要干扰,但公子仍能化险为夷,并通过离间计让三国分裂。
短时间内控制陈国,蔡国也即将纳入麾下,卫国的王莽虽有才华但心术不正,终将自食恶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宋国的刘裕。”诸葛量冷静分析。
林川同意地说:“我明白,但目前只能逐步吞并,而且我国正在休养生息,无法立刻征服另外三国。”
“公子说得对。拿下四国后,公子将与鲁国接壤,但鲁国非同小可,故而应稳扎稳打,先攻徐国,这样公子就能逐步建立中原霸业。”诸葛量一口气说完。
林川沉默着,知道这需要时间,更不用说还有刘裕这个棘手的问题。
“此外,公子接下来最该关心的是家庭之事。”诸葛量的话让林川有些意外。
“联姻西筠国公主和前郑郡主,是为了巩固韩赵关系及稳定郑地民心。但若无子嗣,一则不利于长远安全,二则朝廷内部也会动荡不安。”诸葛量耐心解释。
林川感到有些难堪,毕竟这是私事。不过他也理解诸葛量的苦心,毕竟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考虑。
这时,徐茂公带着徐元直走了进来,打破了尴尬的局面。
诸葛量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这种对话确实让人不太自在。
林川暗叹,作为君主连个人生活都成了国家大事的一部分,这皇帝当得真不容易。
徐君房急忙转换话题,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弟弟,徐茂公。”
林川点头表示认可:“先生确实是一位当代的英才,非常人可比。”
林川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些突兀,显得有些尴尬。他想要寻找更合适的言辞,而徐茂公则一脸迷茫,不确定林川的话是赞赏还是讽刺,现场气氛一时变得有些紧绷。
察觉到自己的失言,林川赶紧调整策略,问道:“不知道先生是否有意为我大乾效力?”
这时,徐茂公明白了对方的真实意图,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正色道:“我想先问公子三个问题。”
林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请问公子认为,治理天下是以君主为核心,还是以国家的实力为基础?”徐茂公追问道。
林川回答得并不直接:“无论是天下的趋势还是国家的力量,最终都是由人民来推动的。因此,我认为应该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一旁的诸葛量不禁赞叹:“不愧是被王猛看中的能人,果然有两下子!”
徐茂公露出满意的微笑,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要如何才能让国家富裕强大呢?”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富足了,国家自然也就富裕强大了。”林川答道。
这番话令徐茂公感到惊讶,因为传统的观点往往侧重于发展经济和工业,而林川却强调了人民的富足是一切的根本。
“最后,请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加入您。”徐茂公平静地提出第三个问题。
林川的回答同样简洁明了:“不想死的话,就选择加入吧。”
面对这样的回答,徐茂公恭敬地回应:“在下见过公子。”
林川心中已有打算,他知道不能因一时之气做出过激的行为,毕竟他还需要依赖徐君房和徐元直的支持。
“恭喜公子又得一位贤才。”诸葛量向林川行礼,并环视众人后说道,“日后若有机会,我们再会。”说完便迅速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