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峰让妇女编制了竹盒,然后用桐油油了一遍,再给盒子装上把手可以拎着。
里面用瑶族染过色的土布包了两瓶玻璃瓶装的酒,每盒配了两个透明度高的玻璃酒杯,酒瓶和酒杯晶莹剔透。
这样一包装,这高档的“丰南液”妥妥的就是后世的礼盒装。
沈云峰给的建议价格是五十两银子一盒两瓶,至于卖的掉卖不掉不要紧,放在店里就是镇店的玩意。
主打高档,绝不自降身价,而且都要放在钦州的店里去卖,防城县没人喝得起,干脆不卖。
油灯这玩意以前做的都是山上自用的多,少量卖给了万尾岛。
所以存货还是蛮多,一下给发了100盏油灯。
桅灯因为要供货给路易斯,所以货物不多,只发了四十盏,这边再赶制。
沈云峰提出的要求是桅灯不得低于二十两银子,因为他和路易斯有过协议,如果中国这边低于二十两银子,就会导致有人从中国买了倒腾到安南印度那边去,会影响了路易斯的生意。
油灯,自然随便“兴城号”参照桅灯定价了。
因为交易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张大强和师爷崔永禄商量了,就让赤腰瑶寨的团练负责送货。
沈云峰和田虎也都同意,让他们出去看看,也是好事,再说有李九章保驾护航,又有户籍路引,怕个球,大清律令又没禁止瑶人外出。
田虎精心挑选了人选,他也亲自去一次,他也想看看附近的地形风貌,交通状况,城市布局等等,这些以后都是军事上要掌握的情报。
人选都是机灵的,尤其是在赤腰瑶寨中选了个班长,以后作为送货队队长的人选,要培养起来。
一共二十来个人,货物从江平江一直用船运到江平江和官道交接的石桥,然后从那附近上岸,张武在那里接应,并一同护卫到钦州。
钦州古称古越、安州。先秦时期,两广地区为百越民族所居住。
秦始皇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统一岭南地区(今两广)后设立象郡,并将现在的钦州一带划归象郡管辖。
汉朝时期开始设立“州”的建制,两广一带归交州管辖,今钦州一带归交州合浦郡管辖。
三国时期,交州是吴国辖地,一直到晋朝,今钦州都属于合浦郡管辖。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安州改为钦州,取“钦顺”之义,亦为“取钦江为名”,这是钦州的最早得名,治所为钦江县。大业初又改置为宁越郡。
唐时推行道的建制,今两广地区设立岭南道。武德四年(621年)撤宁越郡改置钦州。
宋朝统一中国后推行路的建制,今广西、海南等地归广南西路管辖,同时今钦州一带仍设置钦州。
元朝时始设行省,钦州一带归湖广行省管辖,同时将钦州改为钦州路。
明朝时钦州划归广东布政使司管辖,洪武二年(1369年)为钦州府,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钦州,废安远县并入州;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廉州府。
清初时钦州继续归广东管辖。
喜欢十万大山:1840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十万大山: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