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大明王朝的八张面孔 > 15 王阳明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1页)

15 王阳明下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1页)

平息朱宸濠叛乱两年后,朱厚照驾崩,朱厚熜继位称帝,在朱厚熜继位之初,由于他跟群臣之间的大礼仪之争急需支持,因此,就向王阳明显示出了赏识拉拢之意,想让王阳明表态支持自己,但是王阳明此时已经厌倦了朝堂争斗,并没有对朱厚熜透出的赏识拉拢之意给出任何回应,见王阳明如此,朱厚熜很快也对他冷漠以对。王阳明虽然被朱厚熜封为了南京兵部尚书,但他此时已经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开办书院、传经讲学上,传播自己的“阳明心学”。

几年后,广西又发生民变,朱厚熜又想起了王阳明,封他两广总督兼巡抚,命他前去平叛,王阳明拖着带病之身,上任不到一年就平息了叛乱,王阳明平叛成功后,立刻向朱厚熜上书,请求朱厚熜准许他告老还乡,此时,王阳明病情加重,没等朱厚熜下旨回复便将兵权移交给勋阳巡抚,径自回乡。然而,王阳明终究也没能如愿回到家乡,刚刚走到半路上就病逝了,终年五十八岁。对于王阳明心学,明清直到近现代以来已经有无数学者进行过详尽的诠释,也进行过无数推崇。但是他们的诠释大部分人来说都有些晦涩,那么到底什么是王阳明心学呢?

其实要理解王阳明心学,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程朱理学,这是相对而言的。说起程朱理学就不能不从头再说起儒家学说的传承,因为这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儒家思想在西汉之前还还只是一种学术思想,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被统治者赋予了其一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任务”,演变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程朱理学则是登峰造极的儒学“政治思想化”新诠释。

程朱理学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哲学思想,说白了其实就是基于当时社会统治结构和社会形态,根据旧的儒家学说所作出的一种承前启后的新的意识形态梳理。是对于适应当时社会统治结构下所做出的道德规则理念。程朱理学是想让整个社会的所有阶层,基于他们所诠释制定的儒家道德理念作为行为准则,从而变得和谐,服务于统治阶级。最典型的如,程朱理学所制定的三纲五常就是具体的细则和方法,像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阶层之间,都有一套标准化打交道方案。

虽然这套方案更多的时候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伦理道德工具,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这套理论还是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一些社会矛盾,为封建社会的统治也的确做出了稳定社会的和谐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一般思想理论都有形成、发展的过程,最开始的形成不是那么系统化,后期则越来越系统,同时也会越来越囿于概念,变得越来越僵化。程朱理学就是这样,将先秦儒学诠释的面目全非,并逐渐有宗教化的迹象发展。对人的行为、思想都有很大的束缚性。

自程朱理学诞生以来虽然颇受统治阶级推崇,但也一直伴随着争议,等程朱理学发展到明朝中期,反对程朱理学的思潮越来越大,王阳明心学就是这种反对程朱理学思潮下的最具代表性产物。或者更准确地说,王阳明心学一是反对程朱理学,二是对先秦学说的“文艺复兴”。王阳明心学反对程朱理学这好理解,就是反对统治阶级利用程朱理学对人的行为、思想进行双重压迫。也可以说,王阳明心学是对推崇程朱理学统治观念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文人起义”。至于说王阳明心学是对先秦学说的“文艺复兴”这个观点,虽然不常被人所提及,但也并不难理解,细看王阳明心学所提出的各种论点、思想,其实并没有多少独创性,在先秦百家争鸣时期都有类似的论点、思想,也不局限于先秦儒学,受先秦道家学说的影响也很大。比如王阳明心学所主张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就是先秦道家所追求的淡然率性。

当你理解了这两点后,再去看王阳明的那些著作,肯定就会对他所提出的各种理论、思想变得无比豁然,大可不必将王阳明心学想的那么晦涩深奥,一句“知行合一”恨不得讲出一百零八种解释出来,归根到底不就是在表达理论实践相结合、道德认知观与行为相结合的道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