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温州人是怎么挣钱的这本书 > 第1章 温州人靠生意头脑赚钱(第3页)

第1章 温州人靠生意头脑赚钱(第3页)

吴云前很欣赏狼的品质,他很喜欢一本名为《狼图腾》的书。“狼懂得等候机会,它的团队精神和忍耐力是非常强的。”吴云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可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他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他的同事称赞他一天就能成为半个专家。这并不是拍马屁的话,说明他的学习能力真的是超前的。对于任何经济管理方面的学识,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像楠溪江以及叶适这些永嘉学派,他谈起来如数家珍。他认为,永嘉学派当年提出的“义利说”,正是温州人今天经济活动的写照。

吴云前以自己身为温州人而自豪。他理解的温州人勤劳、肯吃苦、头脑灵,只要看准了一件事情,就会坚持做下去。温州人对生意没有大小的区分,并没有北方人所固有的认为小生意不赚钱的观念。他们把“小生意做大”,积少即可成多。他还认为温州人所特有的“朋友、义气就是商业”的人脉观念也是帮助温州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温州人不但老乡之间愿意合作、易于相处,即使到了外乡,他们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社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温州人遍布世界的局面。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有目标。目标是成功的向导,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一个人才会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自身的潜能就发挥得越充分,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人之伟大或渺小都决定于志向和理想。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理想如果是笃诚而又持之以恒的话,必将极大地激发蕴藏在你体内的巨大潜能,这将使你冲破一切困难和险阻,达到成功的目标。

4.赚钱是一种快乐

温州人认为:快乐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所有生物都是因为这个原则才得以存在,得以繁衍。富人是最会赚钱的人,他之所以会赚钱,因为赚钱是快乐的。

洛克菲勒说过一句话:“我曾经穷过,我也曾富过,听我一句话:富比穷好!”同样中国有句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乍一听起来,好像有点太过势利、俗套。很多人在口头上并不承认“金钱至上”这一说法,可事实上又会在心里默认这样一个事实:“有钱真好”。

在杭州萧山商业城,有两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一个是“陈水仁”,一个是“千家伴”。“陈水仁”是萧山商业城一位经营户的姓名,“千家伴”则是他手中持有的一种白酒商标。

陈水仁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十几年前他是一位不名一文的小商贩,现在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大老板。”很多熟识他的人,喜欢用这句最简练的话概括他的全部。陈水仁是一位极为精明的商人,前几年他就抢先把“跨湖桥”注册为商标,如今随着拥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研究的升温,“跨湖桥”商标的价值也在一路飙升。

陈水仁,是一个年龄和外貌很不相称的男人,38岁的年龄,却有着饱经沧桑的脸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就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这些年过来,我吃过不少苦,幸运的是在很多关键时刻我都把握住了机遇。”。

1990年,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的陈水仁,辞去了一家工厂营销员的工作。那一年,他才23岁。“可那时家里很穷,要让他们拿出钱来资助我创业也是不可能的。”辞掉工作后,他决定先从副食品批发做起。他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1800元,又几经努力,总算在萧山市区开起了一家副食品批发门市部。虽然这是一家很小的门市部,可对陈水仁来说这却是事业的起点。“那时的想法就是一门心思把批发生意做大,再苦再累也不怕。”他说,“门市部由女朋友看着,我自己则跑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有人要货,我还得亲自踩着三轮车为顾客送货。”那一年,陈水仁赚了近两万元。“虽然很辛苦,但比起当时工人的收入来,已经多了很多”。

1994年下半年,陈水仁对萧山商业城经营户的经营方式已不满足,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子里产生:何不主动出击,做饭店和商店这些终端消费市场的生意?饭店酒水利润很高,但饭店结款周期长,风险很大,在当时的萧山还没有人敢做饭店酒水生意。经过他的努力,这一年萧山大部分饭店和百货公司、购物中心都和他建立了供货关系,他的业务量也扶摇直上。

几年之后,为了摆脱“为他人做嫁衣”的无奈,他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

温州人就是这样,他们坚信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来获得财富,改变自己的命运。最让我们折服的,是他们惊人的财富和超人的赚钱能力。

温州人能赚钱,这是举世公认的。犹太人被尊称为“最伟大的商人”,而有“东方犹太人”之誉的温州人,自然也不是浪得虚名。

2005年,当江桂兰到美国去时,看到那么多的肯德基店,她就忍不住想:“那些刀啊、叉啊,会不会就是我的产品啊?”每每想到这里,她就禁不住要笑出声来。是啊,她完全有理由给自己一个微笑。现在,她是台州塑料模具行业的佼佼者,她的产品也是肯德基在中国大陆的指定供应商。

原本是一个温岭的普通渔家女,一个10年前还在四处找工作的工人,一路走来,实在有太多的艰辛和感慨。1981年高中毕业后,她先后做过裁缝、推销过糖酒烟、当过会计、开过车,十年间换了四五种工作。后来,她所供职的企业效益越来越差,工资每每是半年才得一发。这让她一家陷入了困境。没学历、没背景、没技术,还要照顾一个6岁的孩子,捉襟见肘的窘迫,让她深刻感受到生存的艰难。此时的她,想要再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前想后,她决定自己干。台州人会吃苦也敢想敢做。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有太多不成熟的理由,但她还是决定先做起来再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没人愿意把钱借给一个前途一片迷茫的女人。为了借钱,江桂兰在几个月间几乎找遍了所有认识的人,最慷慨的一个人借了一万多元,其他都是三千、五千凑起来的。她清楚地记得,20万元的启动资金借了二三十个人,还包括一些人放的高利贷。

江桂兰是个敢做敢想的人。在国内市场渐渐有了起色后,她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她一方面找外贸公司代理出口,另一方面决定参加春季广交会,直接找老外谈谈。1995年的广交会实在火爆,对江桂兰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来说,想要求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人都让她不要去自讨没趣了,但她不是轻易就会认输的人。为了找到一个落脚点,她带着自己的产品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地问过去,两天里她找了数十家摊主,终于有一家被她说动了,把寸土寸金的1/6摊位以4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江桂兰。就是在这不足1.5平方米、挤得人都转不开身的角落里,江桂兰谈成了两笔生意。她清楚地记得,一个是欧洲客户,一个是香港客户。这两笔生意不仅让她赚回了参展的全部费用,更重要的是,事实再一次证明,机会永远都有,只是看你去不去争取。

想钱赚钱是天下人的共性,上至富翁下至贫民,没有人不想钱,也没有人以够用为满足。精明的温州人是压力、挑战和机遇下的产物。因此,温州人从小就形成了不靠天不靠地、要靠就靠自己的务实精神,他们从不空想,不断地向外拓展,挖空心思寻觅挣钱的办法,寻找挣钱的商机。

赚钱的快乐,不在于钱本身,而在于他通过赚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何况,这个实现价值的过程;本身也是快乐的,就像有些人喜欢下棋,有些人喜欢跑步,下棋下得眉头紧锁,跑步跑得汗流浃背,旁人看着辛苦,他却其乐无穷。各人的苦乐,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就是幸福,智力和体力的付出,都是一种享受。

5.想赚钱才能赚到钱

穷人与富人最大的区别是自我认知的不同。穷人可能一直在听从安排,父母的安排,老师的安排,国家的安排,领导的安排。每天都庸庸碌碌地把太阳从东背到西,过着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上班--回家--上班,从来没有想过彻底地改变,就是对此感到强烈不满,也只是在酒桌上借着酒劲儿发发牢骚,骂骂娘,第二天仍旧重复今天的日子。

不是不渴望光宗耀祖,飞黄腾达,而是不想去改变,害怕失去现在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饿不死撑不着的工作。

穷人并不认为自己是穷人,这是因为穷人总是拿祖宗的尺子来丈量。可是若拿起时代的镜子照一照,穷人就会发现自己从皮肤到骨子里都散发着穷气。穷人总是用穷人的心理抱怨着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时代。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旦强化了某方面的意识,这种意识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之中,表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之中。他做起工作来就一定非常自觉、非常认真,也就非常得心应手。强烈的赚钱意识使致富成为可能。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如今年产值一个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在周晓光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富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跑遍大半个中国,只想让家人过上温饱生活。凭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她让母亲借了几十元当本钱,做起了“跑码头”生意。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就这样,夕发朝至,走南闯北。

让人想不到的是,6年之间,周晓光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更让人想不到的是,6年之间,她赚了一个对她和她家人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的2万元钱。

1985年,周晓光拿出了几年来所有的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她凭借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样的爱美天性,选定了经营饰品。有了6年走南闯北的经历,那种生意人特有的潜质在她身上渐渐发挥了出来。几年下来,她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置办下了店铺。

1995年7月,她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周晓光有了自己的实业,更有了施展抱负的天地。正是这种毅然的选择,使她的人生意义有了快速的提升:从一个个人致富的小商贩,开始成长为一个企业家。

从1995年办厂开始到1998年,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因为是行业的“王中王”的缘故,跟随的企业也自然多了,但这并没有让她感到丝毫的恐惧。每天,新光要开发上百款的新产品。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会跑得更快。

温州人这种“草根层”的自强不息的创业动力,很自然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后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