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空气瞬间凝固了。
堂伯愣了愣,急忙往回找补,“不是,你别多想,我没有那个意思……”
可惜,任凭堂伯怎么解释,沈知倦不开口搭话,就那么臊着对方。
林初夏尴尬到抠脚,目光来回游移,脸上的笑都绷不住了。
车上只有他们三个人,堂伯在前面开车,后排坐着她跟沈知倦。
淑敏阿姨跟着灵娇坐后面那一辆,此时林初夏有点后悔,早知道该跟她们坐一起。
反正沈知倦不尴尬,只有她倒霉的世界达成了。
堂伯讪讪地闭嘴,空气由凝固尴尬,逐渐向窒息发展。
林初夏受不了了,无论怎么说,堂伯大老远来接他们,而且还是长辈,不应该让对方下不来台。
她用手肘碰了碰沈知倦的手臂,示意他别闹脾气,赶紧说句话。
沈知倦垂下眸子,在那边装死,不理林初夏。
林初夏气闷,真想扯着他的耳朵大骂,你拽什么拽,当自己是小孩吗?
但只能想想,有外人在,哪好意思吵架,那会把场面弄得更尴尬。
思来想去,林初夏只好自己上,找话题跟堂伯闲聊,“抚城这边基础设施真有特色,一看就知道花了不少心思做的,比锦城好看多了。”
林初夏深谙中年男人聊天之道,吹牛拉踩,讨论经济,指点江山。
果然堂伯兴致勃勃地开口,“侄媳妇真有眼光,这路灯和公交站牌,都是请大师设计的,当时他们组织招待,我还去喝酒了……”
堂伯打开话匣子,说那个大师多牛,自己还跟他拍了合影。
林初夏根本不用多说什么,只要适时发出赞叹认同,堂伯一个人能说得特别开心。
从堂伯的吹嘘中,林初夏大概了解了这个人。
沾了沈家的光,没干过什么实事,只会吹牛到处瞎混,外人一听他跟沈源清是一家人,都愿意给他几分面子。
堂伯开着豪车戴着名表,一身名牌,头发梳得油光水滑,乍一看很唬人,真跟个富豪似的。
事实上他确实不缺钱,虽然一辈子没做过什么正事,靠着啃老生活依然能风生水起。
毕竟三叔公没少从沈老爷子那里搞钱,这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堂伯的吹牛中,车窗外风景变换,由高楼变为自建民居,他们穿过县城,到达一个繁华的小镇。
这里就是沈老爷子的家乡。
六十年前,十六岁的沈源清,拿着两块钱离开家乡,去外面讨生活。
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日后他会成为顶级财阀大亨,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沈老爷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出事去世,妈妈一个人养他很辛苦,族中叔伯没少给他们救济。
三叔公和四姑奶奶,都不是沈老爷子亲兄弟姐妹,但因为小时候得到他们父辈的照顾,沈老爷子知恩图报,把他们当亲兄妹看。
随着沈老爷子发家致富,这份恩情由两家人扩大为沈姓家族,最终扩张到整个镇。
据沈知倦说,整个北唐镇都是沈老爷子捐款建的。